宣教士最重要的事
戴繼宗
僅以聖經徒八:26-40腓利的故事中,思想宣教士最重要的事,及所留給我們的榜樣。關於使徒行傳一章至七章的描述,主要在耶路撒冷;第八章因為逼迫的緣故,教會就四散,所以從第八章至第十三章,看到福音如何往外擴展。從第十三章安提阿的教會差派掃羅(保羅)和巴拿巴出去,一直到第廿八章,看到福音如何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傳揚出去。因此第八章就是一個新的開始。
徒八:1說到,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們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徒八:4說明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從徒八:1及4的兩節中,可以看到幾個非常重要的事情發生。第一是因教會受到逼迫,帶出「福音的突破」!當教會、信徒感到安逸時,自滿在舒適圈裡,往往傳福音就停頓下來了。相反的,當教會或信徒遭受逼迫時,常常就成為福音的突破。
門徒腓利是一個執事,他將福音帶到撒瑪利亞,傳給在埃提阿伯的太監,所以我們看到了「門徒們出去」,這是第二個突破!神不是呼召每個人做傳道人,但每一個信徒應該都是「傳道的人」。第三個突破則是「文化上的突破」,徒八:4看到腓利在撒瑪利亞跨文化的服事中,神如何的使用他,從這個背景來看,徒八:26-40中,看到了傳福音的託付。徒八:27中,這位擁有大權的太監到耶路撒冷禮拜去了,從埃提阿伯到耶路撒冷,這是需花費幾個月又極其危險的行程,可見他是一個虔誠的人。徒八:28中,這太監回去時,坐在車子,正在讀以賽亞書五十三章後半段。
這當中特別看到幾個形容詞,描述腓利在福音工作上重要的行動途徑。如徒八:27腓利就「起身去了」。當主的使者來對腓利說話時,其實他正在撒瑪利亞服事,也是蒙神祝福的,主的使者卻叫他將這一切放下到曠野去,這是一個順服上帝「起身去」的一個見證。徒八:29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子」,這也是今日我們傳福音的挑戰。記得我小時在南部成長,我的父母沒有將我送到國際學校,而是帶我到國民小學就學,使我的中文有較好底子,但父母卻受到了友人的指責,我回顧父母這樣的決定,實在貼近了所服事的人。而你我的貼近又是什麼?
徒八:30中,腓利跑到太監哪裡,展現出他在順服當中的積極性,他也有一個「聆聽的耳朵」;我們不妨先從福音朋友所問的問題中,引發出他們對福音的親切感與渴望,因此在傳福音上,應該多學會問問題。從徒八:30中,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願我們與非信徒有更多的同坐,與他們有邊談邊喝茶的機會。
在徒八:35中,從腓利所傳講的,一、以聖經為基礎:「從這經上起,向他傳講耶穌。」二、以基督耶穌為核心:腓利為太監施洗時,太監回答:「我相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包括了耶穌的神性,祂是基督,基督就是彌賽亞。三、以福音為導向:目的是要帶領太監能夠蒙恩得救。
求神幫助我們能成為現代廿一世紀的腓利,能夠起身去、貼近那車走、能夠跑、能夠聽、能夠問、能夠上車,能夠向人們傳講耶穌。
(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工福年中同工訓練會講道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