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福福音中心的宣教角色與功能

蔡國山

成立福音中心與宣教士的密切關係

    回顧台灣一九七O年代,台灣北中南各地成立許多工業區及加工出口區,約有三百萬年青人從國中或高職畢業,就從許多偏遠鄉鎮湧入工業區或加工區的工廠工作。許多歐美的宣教士,特別是內地會宣教士,因「勞工宣教的異象」與「馬其頓的呼聲」,順服主的差遣,紛紛於高雄、台中、桃園各地工業區或加工區的工廠,主動接觸關懷許多工廠青年勞工。他們經常於工廠門口、宿舍或餐廳分發福音文宣,也主動開放家庭接待關懷這些離鄉背景、心靈孤單與舉目無親的年青人。

    例如早期宣教士於台中潭子加工出口區的附近,成立了「真善美之家」,後來內地會德籍宣教士賀寧與工福早期同工莊靜苑傳道彼此配搭成為團隊,在潭子加工區前面正式成立「潭子福音中心」,因著聖靈的動工吸引許多年青工人,不但參加聯誼聚會與活動,而且藉福音聚會與見證,許多人不但悔改信主受洗,也紛紛加入潭子與豐原各地的教會。

福音中心隨著工福跨文化宣教不斷興起

    台灣工福宣教自一九八O年代迄今,因為對象不斷擴展,包括各地勞工社區的本地勞工與家庭、外勞族群與新住民家庭。為了有效接觸關懷這些未得之民,並進行各項宣教事工,福音中心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也發揮了許多重要的宣教功能。根據我個人的觀察與了解,我扼要的列舉一些福音中心的宣教功能如下:

一、 福音中心發揮「家」的功能吸引人

    當許多勞苦擔重擔的勞工下班後需要安歇之處,許多離鄉背景寄居外地工作的勞工心靈孤單,正尋找屬靈之家,勞工社區許多被社會邊緣化的弱勢家庭正尋找愛與關懷時,工福同工與志工團隊憑著主的愛將福音中心營造成一個「開放式溫暖的家」。不但同心禱告、按恩賜配搭,並且效法基督道成肉身精神,甘心捨己謙卑誠心接待基層勞工與弱勢家庭,並且透過友誼關係、愛心服務以及福音性聚會;包括詩歌歡唱、生命故事見證與愛餐的交流,福音中心流露出家的真愛與平安,很容易吸引心靈孤單與飢渴的勞工朋友。

二、 福音中心發揮教育與傳福音的功能

    針對勞工朋友與社區勞工家庭切身的社會文化需求,福音中心可舉辦各類教育性與興趣性的福音性班級活動,例如兒童課輔班、兒童福音營會、美語故事屋、媽媽成長班、親子美術班、醫療健康講座、親子郊遊與福音聚會。這些福音性班級活動發揮整全福音的果效,不但可以關顧勞工與家庭的社會文化需求,並可以藉著福音與見證分享,帶領個人悔改信主,並影響全家歸主。

三、 福音中心發揮宣教平台與訓練的功能

    福音中心的宣教功能不但可以發揮傳福音的果效,也可以與國內外教會或差會彼此連結,成為國度宣教夥伴。福音中心可以提供宣教平台,藉著長宣或短宣同心配搭工福各項跨文化宣教事工。另外,福音中心可以與當地教會的小組彼此形成宣教夥伴,並且藉著事工觀摩操練與志工門徒訓練,栽培更多的弟兄姊妹,同心協力配搭勞工跨文化宣教,帶領更多人歸主,並加入當地教會,擴展神的國度。

(工福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