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福蔡國山牧師所安排的「教牧宣教交流會」,大多於每三個月的第一週週二舉行。依照蔡牧師的構想,因見許多獨立牧會的牧者十分孤單,面對教會的成長也力有未逮,於是以個人力量與工福的後盾,發起了這個聚會。蔡牧師與同工在會前,更是個別的邀請與關心牧者各別的情況,所以每次聚會都十分踴躍。

/李靖波

我是在宜蘭浸信會按立牧師,二千年回華神進修神學碩士後,回到台北牧會。因此只要有空,我都盡量參加,藉此與其他牧者交流,也聆聽牧者的經驗分享與牧會心得。

    傳道人是承受超高壓力的一族,需要面對各式各樣的會友(有好同工、精神病患、流浪漢、愛牧者的會友,天天為傳道人禱告的最支持者,也有比較挑剔的會友、常常持反對的長老等),在這樣的環境下,牧者就是要面對一切、面帶微笑,繼續堅持下去,完成上帝的託付與使命。

    因著蔡牧師這樣的愛心,這一交流的園地,牧者可以互相關懷學習,彼此代禱,在許多艱辛的日子中,可以得到些許的安慰與鼓勵。

    以本年為例:有安排從魚池鄉來的李慧敏傳道(並介紹一起開拓的邵潔傳道),有許多感人的分享,配搭同工有如姊妹的情誼,不同的個性,處事也不同,但都投身於當地,照顧經濟與各方的弱勢者,在愛中堅持的訓練造就門徒,建立福音據點,皆是令人感佩。

     還有,中台神學院的張宰金副院長,曾是華神輔導老師,也經歷喪妻之痛,他來分享傳道人子女的教育,從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與自己的經驗,加上台灣傳統文化的信念,看見PK種種的壓力,也提出一些解決之道。

生命中有許多的難題,傳道人也是一個人,但是有一群夥伴一同奔走天路,互相提攜,真是寶貴,謝謝工福大家庭。

(中華基督教信義會復興堂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