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從年輕人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從教會的需要來思考問題,為何年輕人不來教會?如果年輕人不來教會,為什麼教會不走出去尋找年輕人呢?如果教會只是想固守原本的教會青年,期望透過他們去帶領新朋友進入教會,為什麼教會年輕人最後還是離開了?
/徐瑞翔
早期學生福音工作大都在校園裡面進行,早期許多宣教士積極在學校成立團契、社團或小組,果效卓著,很多學生信主受洗,後來建立學生型教會,浸信會有很多教會都是如此建立。
如今很多學生在團契信主,當他離開學校團契,同時也離開信仰,因為他們在求學期間,沒有固定教會生活,畢業後,也不會去教會,非常可惜。教會是否應當看見附近大學是我們應當牧養的呢?當教會積極培養同工進入大學,編列大學生事工預算,這些年輕人自然感受到教會的關心與重視,自然就會進入教會。
很多教會設計一些活動或一套課程來吸引年輕人都是好的,不過教會外面的課程及活動甚至比教會提供的更受吸引,真正會讓年輕人留在教會,應當是神的話語與那份彼此相愛,當年輕人被主得著,他們會感動想去為教會服事,教會應當給予機會,而不只是裝備課程而已;門訓課程應當建立在一邊做一邊看,如果沒有讓年輕人去做,就無法操練他們。過去我從事學生工作廿年,帶著學生前往短宣、服務學習、擔任國際志工及各樣大小營會,讓年輕人自己去經歷神,很多福音朋友也參與在當中,看見基督信仰的真實,不再只是聽福音,而是親眼看見,自自然然就受洗了。
我們每年在大學能夠接觸上千位學生,並且有實際的福音接觸,對於社區型教會而言是無法想像的,大學是神給教會很好的宣教禾場,若教會忽視了,每年就有上千的新生進入,也有上千的畢業生離開校園,從我們眼前離開。
有位教會長老與我分享北商大就在教會旁邊,每天看見這些學生從教會旁邊走過,好希望跟他們傳福音,後來我與這位長老分享我們在北科大的做法,他們也決定投入大量的資源及社青人力,教會在短短的一年間,大學生湧入教會,很多學生受洗歸主,他們還想另徵同工繼續關懷更多的學生。
不在乎教會的大小,在於有沒有人願意重視年輕人。當教會有心投入,需要有好的策略是自然的,即使教會弱小,當教會的門願意為年輕人而開,願意給他們機會成長;當教會走出去贏得年輕人時,年輕人自然就會去贏得年輕人。「興起年輕世代起來宣教」不是空話!宣教不再只是夢想,而是阻止不了的事情,無論是短宣、中宣或長宣,就先從附近的大學宣教開始吧!
(泰山校區浸信會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