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主之後,我的眼光逐漸改變,上帝給我智慧,使我較能聽懂別人的需要,樂於關懷人,這是不帶有任何目的的愛,而我也在與人的互動中經歷上帝的慈愛憐憫。

▲▼作者本人

一九九九年,我的小女兒前往加拿大溫哥華,這是她人生的轉捩點,也是上帝為我們一家預備的救恩。她隻身去到人生地不熟的環境,難免孤單、憂慮,小女兒在朋友的陪伴下走入教會,從詩班唱出敬拜讚美,到查經班裝備信仰,遊子的心從此不再漂泊。從剛開始的慕道,到受洗成為基督徒,現在成為教會的幹事,上帝的愛也就從小女兒口中傳入我們一家……。

    幾年過後,我們夫妻也前往溫哥華,我跟著女兒到教會,在一場又一場的教會禮拜中逐漸認識神,也在弟兄姊妹的關懷中得到許多幫助、溫暖。然而,傳統信仰背景的先生極度反對,甚至說出「你受洗就離婚」等激烈話語。對他而言,成為基督徒是違反傳統背祖的行為。盡管如此,上帝並沒有離棄他。

    二O一一年的某一天,先生突然昏倒、雙眼上吊,緊急送醫後診斷為腦溢血,也就是小中風。當時,教會的弟兄姊妹發起禱告,切切為他能得醫治禱告。後來手術順利,回到病房甦醒之後,先生竟然跟我說:「我昏迷時感受到一道光,看到了耶穌和天使,是上帝拯救醫治我。」這次的神蹟徹底改變了他,出院後,他願意到教會,還主動邀我一起受洗。所以,在眾人的見證祝福下,我們一起成為上帝的兒女,教會就此成為我們另一個家。

    我常在教會講台聽上帝的道,更在弟兄姊妹日常互動中,經歷神的信實、慈愛。僅僅國小畢業的我,對於聖經的閱讀與理解不是很深入,但上帝賜給我信心,也讓我在眾人的生命中看見平安、喜樂。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更加清楚上帝就是人生命的源頭,也使我更期待將福音傳揚出去。只要有回到台灣,就會參與潭子福音中心的聚會,也會邀請朋友參與福音郊遊、福音茶會。

    神的道何等奧秘,祂的愛也超出人所能理解,我們能做的,就是用心去體會。信主之後,我的眼光逐漸改變,上帝給我智慧,使我較能聽懂別人的需要,樂於關懷人,這是不帶有任何目的的愛,而我也在與人的互動中經歷上帝的慈愛憐憫。上帝知道每個人的能力、恩賜,對我來說,為主做工,是每個神兒女該做的職分,用行動去實踐聖經的真理。

    記得有一次,我主動陪伴朋友去看醫生,對方竟感動落淚。某天,我在公園和朋友用台語聊天時,有位來自台灣的年輕人聽到熟悉的語言,便與我們打招呼,得知他剛搬來這地,我便邀請對方到家裡喝杯茶。之後,他與我分享當時覺得備受關懷,有一股回家的溫馨感,後來他也跟我到教會,至今都穩定在教會裡,且成為很棒的夥伴。

  當我們越明白上帝的真理,就會越認識自己,進而真誠地去愛人與接受被愛。然而,這是一段漸進的過程,只管邁出追隨上帝的步伐,祂必在日夜當中看顧每個尋求祂的孩子。